|
吉林省养殖及饲料需求调研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0-11-29 13:45 行程1 某油厂 该油厂为国有大型集团下属工厂,进口及套保等计划由集团统一制定,工厂只负责压榨执行。历史压榨平均为120-130万吨/年,今年压榨量为150万吨大豆,预计明年完成160万吨。国产大豆较少,主要压榨商品豆。目前也做大豆分离蛋白,发酵豆粕,膨化大豆粉,想增加效益。 开机及库存情况:目前开机状态是一天4000吨左右。当前豆粕库存不高,几乎为零库存。东北油厂之前有处于停机状态的,停机时库存基本清零,不留存。大豆在双节过后基本为零库存,目前库存3.5万吨,在最低水平,此外有大豆在途1万吨,库容4.8万吨。 行程2 某饲料厂 该饲料厂为某跨国饲料企业的工厂,目前主要做猪料及反刍料,占比约各一半。该厂一年平均产量8-9万吨左右。销售客户以牧场为主,另有部分散户及代客户加工采购。 饲料情况:反刍全价料豆粕添比在0-15%。反刍料今年销售增加较多,猪料销售比较稳定,以大客户为主。生猪行业整体饲料需求呈现上升趋势,从6-7月份开始增加明显。去年年底并未有非瘟十分严重的体现,对于目前是否恢复到非瘟前水平无太大感受。猪价下行对饲料销售的影响不大,预计饲料在12月-1月销量不会太低,春节后可能出现一波回落。采购及库存情况:饲料厂目前整体采购情绪正常,周围低库存的厂家不多,因冬季过年备货,仍需保持一定库存水平。现在库存加合同总量一共有20天左右的储量,一般情况下备货量为15天,高库存的时候会在30天左右,而低库存时只会储备5-7天。通常冬季备货会更多,因为需求较大。由于公司离油厂较近,雨雪天气对采购提货影响不大,但因找不到运输车辆,对销售端存在一定影响。东北目前有轻微的玉米库存囤积现象,因为今年新作毒素高,现在需囤积低毒素的库存。玉米目前还没有放宽毒素标准,新粮退货量处于正常区间的较高水平。 行程3 某饲料厂 该饲料厂的主营业务为猪禽料,其中以禽料为主,目前以蛋禽为主。百分之九十产量为配合料,浓缩料很少。客户主要是中大型企业,集团较少,因为集团场有自己的饲料配套。客户肉鸡养殖规模一般为10-20万只左右。 采购结构:目前以现货为主,每天随行就市,利润较低,目前不敢做基差。通过控制库存大小来调节采购成本。一年豆粕需求一万多吨。 行程4 某饲料厂 该饲料厂为某集团下游工厂,主要辐射东北地区。主要是猪料,占99%,剩下是反刍料。客户规模主要是养殖50—200头左右母猪的家庭厂。 豆粕需求及库存:一个月豆粕需求2000吨,上个月3000吨,豆粕物理库存一周左右,主要因为库房有限。采购使用基差点价和现货各占一半。基差采购是集团统一的,工厂有一定现货采购额度。周边饲料厂库存也大都在10天半个月。猪瘟情况:去年6月非瘟形势就开始稳定,去年冬季有复发,现在也有部分复发,可能未来会一直持续有猪瘟。目前影响不大的原因不一定病毒减弱,而是养殖户防控意识增强。目前给家庭厂一直有培训,也有推出增加猪群免疫力的产品。客户抗风险能力强,非瘟淘汰的是更小或更大的猪场。下游饲料:今年年后猪料需求环比同比都在稳定增长,饲料行业销量都在增加。终端客户群体在增加,目前原料采购量是去年同期1.9倍。目前猪饲料需求恢复到比疫情前还多。总养殖户数量和以前持平。客户库存不大,大概在半个月左右用量(普通水平),相对稳定。每次饲料提价对销售影响不大,客户按需求采购。对明年猪料销量非常有信心。11月增幅较10月放缓,销量下滑,主要因为新玉米上市,从全价料转为预混和浓缩,转化为全价料后基本持平。前端料没有下降,猪料销量预计稳定,明年可以再增长50%,但是不一定能再翻倍。饲料配方:配方相对固定,使用三级豆油,米糠油,不受原料波动调整配方。不用杂粕。也用鱼粉,蛋白粉,全价料豆粕占比20%左右。动物油便宜而且易消化,但是不加,因为有细菌感染风险。生猪养殖:目前没有清仓不补栏的,养殖热情依然高涨。目前生猪存栏预计恢复到疫情前的80%左右。大部分客户自繁自养。目前母猪还是三元为主,甚至有四元,不敢外购。母猪质量差但能保证安全。传统疫苗正常打,不担心带来应激反应。由于母猪质量下降,仔猪质量也在下降,部分反映育肥猪体型不好。母猪能用8—9年(三元也是),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都不淘汰,比如产仔量下降太多或是不发情。养殖户现在育肥的大猪多,350—500斤左右的也有,但是不多。现在屠宰场限重也有所松动,因为大猪较多。此前三四个月压栏多,现在相对好转。玉米情况:玉米储备不多,主要由于仓储空间不够。合同采购为主,采购的质量不变。东三省新粮毒素超标严重,对散户自配料来说养殖风险高,容易呕吐。部分可能转移到用饲料厂饲料,但受到成本制约。今年台风导致辽宁减产明显,吉林相对正常。 行程5 某饲料厂 该饲料厂以生产肉禽料为主,同时养殖父母代种鸡,卖商品鸡苗。目前豆粕来源是周边贸易商一口价采购现货。每月豆粕用量300多吨。饲料主要用于自己养殖。 当地肉鸡养殖:目前养殖业主要以白羽鸡为主,也有一点三黄鸡,蛋鸡和817肉鸡。白羽鸡出栏大概42-45天,长到5斤半到6斤,压栏现象较少,因为压栏会带来集中死亡。质量好的最多按照预订出栏日期能压到5天,质量不好的可能会在这5天中死掉50%。出栏会看天气,夏天高温冬天大雪的时候,因为担心运输问题,可能养到42天就卖,所有养殖户集中出栏。因为近期下雪,运输有问题,会集中出栏情况。今年肉鸡养殖利润波动大,养殖户都有保价,所以受影响不多。目前基本都是保价模式,比如屠宰场和养殖场合作,保证养殖一只鸡赚2.5元,屠宰承担风险,导致今年屠宰厂亏损严重,但是屠宰量不受行情波动。今年该饲料厂的父母代种鸡质量明显好,父母代存栏和去年差不多。外面的养殖场扩张很多,基本翻倍养殖,现在规模化养殖比例也比较高。但该饲料厂今年没有扩张规模,养殖量与去年持平。目前鸡雏价格高,成本高,养户有犹豫情绪,补栏积极性一般。养殖户是否补栏主要看鸡雏和毛鸡价格,计算养殖利润。目前给出的保底价是低于成本的。该饲料厂销售鸡雏,也销售饲料(配合料),也和屠宰场合作负责毛鸡回收。如果只是养殖业务,今年各家都面临亏损。周边养殖户规模在10万羽左右的比较多,散户基本没有。目前小鸡都打疫苗,各种病的发病率都低,药物残留会在屠宰场进行检测。 行程6 某饲料厂 该饲料厂以生产肉鸡饲料为主,全程料。同时也自己养殖,采用“公司+农户”的方式。 豆粕采购:一个月豆粕使用量在2000吨左右,物理库存一周左右,在正常偏低的水平。正常应该是15天,目前因为暴雪影响运输,库存补充较慢。采购形式全部为基差合同,自己点价。目前豆粕合同买到4-5月,采购渠道为附近的油厂工厂直销,也有一部分从贸易商拿货。12月合同基本点价完毕。今年豆粕用量比去年多,增长幅度一个月大概在600—700吨,签明年合同时按照今年的采购量买,明年如果不够再买现货。饲料配方:豆粕添比在25%左右,肉鸡饲料中油脂占比一直都在6-7%。目前饲料为玉米-豆粕型,杂粕较少,需要添加植物油,但近期因为豆油成本太高,转为使用米糠油。三级豆油价格过7000就不太用了。目前没有大麦小麦替代玉米的情况。豆油是一口价合同,从经销商买,因为油厂限定豆油提货时间,不能延期。肉鸡饲料里油脂占比是最高的,山东地区养殖肉鸡会用动物油,主要是鸭油用在鸡身上,但是东北不养鸭子,所以主要用植物油。下游养殖:肉禽养殖利润波动大,对下游养殖户补苗情绪影响很大。因为养殖周期短,利润不好的时候降存栏很快。现在补栏情况并无太大改变,虽然原材料涨价,但利润还在盈亏平衡点。目前由于冬季,没有利润也要接着养,不然养殖棚会有受冻损失。养殖户规模大多在3-10万羽。因今年受年初新冠疫情封路影响太大,明年放养量一定会增加,对明年养殖总体乐观。玉米情况:玉米库存也就10多天,玉米是现货现采。今年附近的玉米产量没有减少,但是质量有所下降。吉林省的玉米呕吐毒素增加,主要原因为开花期间连续下暴雨,今年普遍毒素高。吉林一般玉米质量好,是一季玉米,很少发霉,没有雨季。玉米毒素大对鸡影响不大,对猪影响大,有的毒素甚至影响生育。目前全是新旧粮摻卖。今年玉米倒伏导致收割成本高,15亩地一般收割成本为1000元,今年由于倒伏,收割成本增加到3000元。玉米国储拍卖很多直接被酒精厂和DDGS厂拿走。因为新冠疫情导致消毒药用的多,酒精用量大,原料需求多。 |